2025年Bat365
市场监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计划
为深入践行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落实落细“两个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2025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把监督检查作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继续加大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问题、重点对象的整治力度,提高监督检查效能,切实发现找准食品生产经营环节风险隐患,完善问题整改督导机制,扎实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到位,实现事中、事后精准监管,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切实保障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质量安全。
二、检查对象
监督检查的对象为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登记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贮存服务提供者及网络食品销售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等。
三、检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总局制定的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要点、各类特殊食品生产或经营监督检查操作指南等。
四、检查内容及重点
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相关工作要求,对照《食品生产经营检查要点表》实施全项目或重点项目检查,年度内检查项目、检查频次、检查覆盖率要达到100%。
以食品经营环节为检查重点,以高风险、敏感食品和消费量大的大米、乳制品、酒类、食用植物油、肉及其制品、饮料等为重点品种,以学校食堂、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批发商、大型商超为重点单位,以许可条件持续保持情况,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合法合规情况为重点内容开展监督检查。
五、检查方式
以风险分级为基础,将食品生产经营者划分为不同的监管等级,并按照现场检查标准化的要求,分别实施不同频次、不同内容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分为日常监督检查、有因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飞行检查。
(一)日常监督检查。指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常规检查事项,由分局按照事权划分,组织网格监管人员按年度风险等级划分检查频次实施,做到全覆盖。
(二)有因检查。指按照举报投诉线索或上级部署交办,针对特定的对象、品种或特定区域,由业务股室、监管分局按照分级管理要求或具体实施方案实施。
(三)“双随机、一公开”检查。针对特定对象实施的突击检查。由业务股室会同分局,抽调骨干人员分组实施。
(四)飞行检查。是指检查执法人员不事先告知被检查单位检查内容、检查组行程等信息的监督检查。
六、检查频次
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要求,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级风险、B级风险、C级风险、D级风险四个等级。
(一)对风险等级为A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原则上每年监督检查1次;
(二)对风险等级为B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原则上每年监督检查2次;
(三)对风险等级为C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原则上每年监督检查3次;
(四)对风险等级为D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原则上每年监督检查4次。
日常监督检查的频次按照《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确定表》明确的风险等级执行,有因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飞行检查按照工作需要开展,其检查计入日常监督检查频次。
大型商超、食品批发商、学校食堂等重点经营单位原则上每年日常监督检查频次不少于2次。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依据事权划分,明确工作任务和监管责任,按照年度总体计划抓好落实,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二)严格现场检查,注重监管实效。要规范监督检查行为,严格实施现场检查,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按时实施复查。涉及违法违规的,及时依法查处。
(三)优化结果运用,强化问题整改。把监督检查结果作为信用分类、量化分级的依据,在检查同时同步进行分类分级评定。完善问题整改督导机制,按照监督检查的情况,督促企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及时做好跟踪整改验收,做到闭环管理,确保整改到位。
Bat365
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