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bat365>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信息公开>Bat365 商务局>规划信息
分享到:
索引号: A25220--2025-0014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Bat365 商务局 生成日期: 2024-12-25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西湖商务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 浏览量:
  • 字体【      】

西湖商务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一、2024年度工作情况

(一)经济指标跃起奋进

1.利用内外资:2024年,Bat365 实际利用外资1005万美元增幅108.51%,总量排名全市第四,增幅排名全市第一;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71.56亿元,新入统项目16个。

2.外贸进出口:2024年,Bat365 实现进出口12.9亿元,其中出口10.12亿元、进口2.78亿元。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0亿元,同比增长7.7%,总量排名全市第一(占比14.4%),增速排名全市第四,高于南昌市3.9个百分点(南昌市3.8%)。

4.市场主体培育:2024年新增商贸业入统单位共290家,其中企业202家,个体88家。

5.服务外包:2024全年,全区实现服务外包接包合同执行总额4.4524亿美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为3346万美元,同比增长0.64%;在岸服务外包执行额为4.1179亿美元,同比增长5.06%。

(二)项目招引向前迈进

今年以来,全区已签约项目236个,协议投资总额295.94亿元;已注册项目236个,注册率100%;已开工项目232个,开工率98.3%;已投产项目210个,投产率89%。全年入市库服务业项目66个,排名全市第二;签约投资总额85.16亿元,排名全市第二。其中,被市商务局认定为高品质服务业项目18个,排名全市第二;省优强产业项目2个、市优强产业项目2个,排名全市第一。成功引进了滴滴青桔两轮车区域总部项目、软通智慧江西区域总部、焕新生活华中区域总部、江西银雁科技子公司等一批重大重点项目

(三)商贸消费高歌猛进

今年来,Bat365 商务局围绕商贸行业多领域展开促销工作,借助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统筹推进生活消费+服务消费并驾齐驱。全区累计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100余场,拟发放政府消费券900万元,活动参与商户近1900家,带动周边消费超40亿元。

(四)市场建设稳中有进

一是促进农贸市场争先创优。2024年,经市商务局评定,我区获得星级农贸市场共5个。其中四星级九洲农贸市场1个;三星级丁公路、朝新、里洲、隆泰苑农贸市场共4个,星级市场数量全市第二位。二是农贸市场提质升级改造。组织隆泰苑、铁路二村、福山等市场业主自筹资金对市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提升我区居民生活品质。三是日常考核位次不断前移。市场监管水平日益提升,我区农贸市场考核成绩稳中有进,考核排名位次前移2024年市商务局第三方测评考核我区为优秀等次,全市排名第三。

(五)商贸领域安全稳定

2024年,全区商贸领域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职工群访事件,确保了商务局全年平稳有序。

二、2025年工作思路

区商务局将围绕“迎难而上、敢作善为,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锚定目标,改进不足,把抓落实贯穿于工作始终。

(一)项目招引方面

1.创新完善招商格局。一是锚定招商前进方向。牢固树立招商引资全省“一盘棋”理念,紧盯省“1269”行动计划和市“8810”行动计划,围绕西湖产业基础及“2+4+X”产业发展方向,靶向发力,精准招商。对接好市级单位及下属街道部门,发挥好沟通交流及贯彻落实的桥梁作用,推动项目招引和落地。二是拓宽拓深招商网络。加强与上级驻外办事处的沟通对接,紧密联系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区域。依托圳赣产业联盟协会、校友经济促进会等协会组织,构建触达全国多个省份的招商网络。三是壮大建强招商队伍。选拔熟悉我区产业发展趋势、精通项目流程、具备谈判技巧的专业化招商人才,全面发挥八大产业专班及招商小分队招商引资“主力军”作用。定期组织招商队伍培训,邀请招商引资领域人才授课,提升招商干部素质及能力。

2.打造多元招商模式。一是利用基金带动招商。贯彻落实《南昌市基金招商工作机制》,对于意向承接及需基金支持的项目,第一时间上报市开放办、市产投,发挥基金市场化作用,进一步推动基金招商。二是借力平台助推招商。定期组织举办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大会,宣传好招引成果,推介好西湖优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活动周、赣商大会等重大经贸活动,针对性对接优势资源,开展合作;进一步发挥十大行业协会、校友会等招商中介作用,加大对于优强项目、头部企业及生产性服务业的招引力度。三是立足优势精准招商。客观评估我区资源禀赋,针对性招引企业,带动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如立足商贸大区优势,着力招引现代商贸龙头企业;围绕服务业发展方向,针对性培育引进高品质服务业企业,加快打造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样板区;充分利用我区文旅资源及旅游人气,吸引一批品牌餐饮等时尚品质业态,打造西湖品牌。四是常态对接以商招商。加强与落地企业联系,建立长效机制,培育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口碑传播、企业牵线搭桥等方式招引关联企业,拓展产业链;紧密联系在赣企业家、广大赣商等,做好动态管理、对口联系、关心关怀工作,鼓励其引荐企业来我区投资合作。

3.筑牢筑实招商支撑。一是积极适应招商新形势。按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把“国家对招商政策的规范”视为公平竞争的契机,加快把政策转化为机遇,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不断提高招商水平和实效。突出“圈”“链”思维,围绕构建“2+4+X”产业发展体系,紧盯市内外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进行“穿针引线”,推动现代产业建圈强链。二是扎实做好企业服务。始终把“细致服务客商、高效解决问题”的理念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结果导向,完善项目定期调度机制,建立客商档案,规范跟踪流程,第一时间掌握项目手续办理、开工建设等情况及堵点问题,完善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三是抓好“双招双引”落实。定期组织开展“双招双引”“书记部长进校园”活动,围绕西湖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大力宣传推介西湖产业优势及省市人才政策,开展高质量、精准化的“双招双引”工作,以招商引资带动人才引进,以人才引进带动优质项目落户,加快打造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新格局。

(二)开放型经济指标方面

稳定外资外贸基本盘,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拓宽外资进资渠道。盯紧安特尔、龙源光伏项目后续进资,确保数据认定入统。紧跟外资线索,对接马力科技、滴滴出行及煲煲好餐饮等企业,力争外资新突破。结合外资年报工作,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多渠道实现外资进资。二是引企推动数据增长。落实南昌市易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南昌国际经济合作有限公司等新引进企业业务开展,力争全年实现进出口增量3-5亿元三是开展外贸数据回流,加强外贸新政策宣传,充分利用转移报关方式,争取科泰贸易、地矿开发、昌盛大药房、洪亿供应链等老企业业务回流。是实施“千企百展”工程。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展会,帮扶企业拓市场、抢订单。加强江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宣传推广,全面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五是培育企业主体。及时足额兑现省、市、区外经贸扶持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稳定市场预期,支持重点企业发展,培育“江西出口名牌”企业。

   (三)商贸消费方面

1.主动“添活力”,谋划全年活动。谋划全年“乐购西湖”消费促销活动安排外,主动创新,借鉴优秀兄弟城区,结合时尚热点,谋划创新活动,发挥网红城市流量作用,充分挖掘批零总部企业消费潜力,带动区内经济焕发无限动力。

2.关注“民心意”,布局便民生活圈。秉承 “一圈一策”理念,致力于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满意清单”。2025年重点推进九洲街道象湖西社区生活圈、南浦街道洛家花园社区生活圈、桃源街道桃花路社区生活圈建设。

3.点亮“夜生活”,升级夜市街区。紧盯元亨“在山集”夜市、绳金塔夜市街区以及“恒茂梦享天街”等夜市街区,针对目前面临缺少流量及运管等问题,持续做好消费场景提升、优化品牌引进,优化街区业态等工作。

4.重推“老字号”,打响西湖品牌。品香斋作为百年企业,因多种原因导致生产经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现已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开设品牌旗舰店。作为西湖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下一步将加大品牌宣传及推广,支持品牌通过商业运作、争取流量等方式走出去、走出名。

(四)市场监管方面

1.新增市场便民利民。根据《Bat365 农贸市场布点规划(2023-2026年)(试行)》(西府办发〔2023〕41号)文件精神,2025年拟新增朝阳大市场、天灯下、江投春天3市场,为我区增添新鲜血液,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2.加强市场升级改造。南昌市菜篮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预计2025年8月份对里洲农贸市场、永叔路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投资约300万),进一步提升设施及硬件标准。

3.推行市场星级管理。按照《南昌市中心城区星级农贸市场评定办法》,以星级农贸市场创建为示范引领,继续以点带面、创“星”覆盖。在保星的基础上,明年拟新增2个星级农贸市场。

4.拓展市场多元化经营。结合实际,引导有条件的农贸市场创新服务模式,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学习先进城市经验,不断丰富我区农贸市场业态。加强市场与品牌对接,引进省、市特色餐饮、烘焙、公益摊位等进市场,探索农加超、服务配送、净菜加工等管理经营新模式,引入线上下单、市场发货、第三方配送模式,不断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手机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