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区教体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任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擦亮“学在西湖”教育品牌,顺利迎接优质均衡和普及普惠两项省级督导评估,教体事业高质量发展态势不断巩固提升。Bat365
获评全省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试验区、2023年度全省县(区)党政履职考核优秀等次。全系统先后荣获第二届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成果百佳案例、全国防震减灾示范校、全省中小学幼儿园红色、绿色和古色文化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集体等国家、省、市集体荣誉173余项,39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特色亮点工作获央媒、省市主流媒体报道150余次。
一、明方向,树旗帜,增强思想“凝聚力”
1.党纪学习教育筑基铸魂。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讲好纪律党课等多种方式,组织广大党员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悟。局党委班子成员、集团党委委员率先垂范,牢牢把握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工作安排。全系统各级党组织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学习《条例》205次,覆盖党员1000余人,不折不扣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教育环境。
2.深学细悟强化担当。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关于教育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截至目前,全系统7个党委、9个总支、55个党支部,1095名党员干部均进行了专题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西湖教体发布公众号上设立书记、校长大家谈专栏,连载7期书记、校长学习体会文章,引导全系统凝聚思想共识,将思想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
3.以访促改助推勤廉。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党员教师带头走访17000余户家庭,细致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主动收集学生家长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300余条,建立问题整改清单300余份。此外,邀请家长进校园参观,进一步助推校园勤廉建设。
二、守纪律,严作风,提升系统“约束力”
4.师德师风身正为范。借助五一、端午等重要节点,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切实增强广大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全区2956名教师参加师德考核,573人考核优秀,合格率99.76%。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结果与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绩效挂钩。开展常态化作风督查,重点检查并通报出勤情况、工作纪律、精神面貌等内容,督促各区属学校强化作风建设,弘扬高尚师德。
5.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大会、纪律党课120余次,参观廉政基地30余次,深刻剖析教体系统出现的典型问题,用好“身边案”教育“身边人”,引导全体领导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6.聚焦问题精准施治。聚焦招生入学、校外教培、校园配餐等十个重点领域,持续开展专项督查及监督检查50余轮次,建立有效问题台账113个,整改销号107个,整改率95%。
7.完善体系健全机制。围绕招生工作、阳光分班、资金资产管理、设备采购、工程项目管理、校园收费等易发风险点,先后建立健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资金资产管理规范财务行为的通知》等相关制度15项,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以制度管权。
三、强基础,促提升,铸牢发展“支撑力”
8.校园建设扩量提质。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全年教育投入8.43亿元,同比增长6.71%,确保完成两个“只增不减”。教育网点优化布局。珠市学校水厂路校区、铁路第二幼儿园等四校四园顺利开班办学,新增学位8160个,园位1620个。办学条件提档升级。投入5400余万元,改扩建2所学校,提升改造11所学校18栋校舍。完成12所校(园)设施设备采购。24所学校通直饮水,全区1089间教室安装护眼灯,8640套可躺式课桌椅投入使用,实现一年级全覆盖,切实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9.教育奖助扶志励学。召开庆祝第四十个教师节暨奖教奖学助学大会,向优秀及家庭困难师生发放奖教奖学助学基金148.6万元,惠及1118人。资助困难幼儿、中小学生2225人次,发放资助金91.9万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359人次,受理金额537.7万元。向20名品学兼优学子发放新丰奖学金30万元。发放市“双百工程”帮扶资金和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4.2万元,帮扶学生42名。
10.教师素养知能兼修。下足引才功夫。招聘84名新教师,返聘11名银龄教师,安排免费师范生12名,人才引进24名。完善用才机制。158人参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资源均衡配置。推进育才工程。聚焦名优校长教师,持续开展管理干部培优班和领军教师培训班,建强“头雁”队伍。坚持以赛促训,4个课例获评“教育部精品课”,2个思政教学典型经验入选全国展示交流活动,12名教师分别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大赛、全国中学物理教学竞赛、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展示等教学活动中获奖。
11.“双减”工作全面深化。规范课后服务管理。出台《Bat365
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区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安排及取酬标准等核心内容,确保课后服务有序进行。丰富课后服务课程。持续打造“1+N”课程模式,公开征集并引进第四批校内课后服务特色类课程和师资,共引进特色课程148门。整治校外培训乱象。持续开展校外培训专项治理攻坚行动,针对违规培训、逃避监管及隐形变异等问题,联合执法37次,下发停办/整改通知18封,处理纠纷500余起,立案处罚4家违规机构,罚没7.8万元,促进教育生态良性发展。校外培训治理工作经验上榜教育部《“双减”改革每日快报》。
12.阳光招生公平有序。招生措施便捷公开。学前教育坚持对登记人数超过计划招生数的幼儿园实行公开摇号录取。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信息采集和学位信息分配通过“义务教育入学数字平台”一网通办。开学分班公正透明。遵循“双随机”原则,对1.1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新生进行阳光分班,确保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实现“入学不跑腿,分班不找人”。多孩家庭温情关怀。优化“长幼随学”服务,实施幼儿园二胎三胎减免当前学期5%保教费政策,减轻多孩家庭养育负担。
四、优课程,提质量,滋养教育“生命力”
13.育人为本以德润心。通过坚持区领导进校园领航思政课、配齐思政教师、打造红色宣讲队伍等多种举措,从上至下上不断提升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铁路第一学校教育集团桃花校区教师荣获江西省2024年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比赛一等奖;珠市学校教育集团云飞路校区荣获江西省“回望峥嵘初心——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视频比赛二等奖。Bat365
作为县区唯一代表,在南昌市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现场推进会发言。羊子巷学校教育集团羊子巷校区、铁路第一学校教育集团铁路校区2所学校入选2024年南昌市“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培育创建试点学校。
14.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新办学模式。创新开设由教育部门专业引领、国有企业统一运营的朝阳新城第三、四、五幼儿园,新增公办幼儿园园位990个。启动园所共建。分八个片区对非教育部门办园进行帮扶,进一步提升其师资建设、保教、环境等方面水平,缩小办园差距,促进全区幼儿园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双提升。
15.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完善数据监测。认真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数据监测、平台更新等工作,实地摸排、一校一策推进未达标项整改。化解“大校额”问题。通过新增教育网点、优化学区范围等措施,成功化解百树学校、铁路第一学校教育集团铁路校区和桃花校区三所“大校额”学校。优化资源整合。推进老城区进贤门小学教育集团石头街校区和濠上街校区整合成船山校区、朝阳洲片区羊子巷学校教育集团朝阳校区和团结路校区整合工作,不断提升办学效益。强化质量监测。持续3年完成9门学科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大多数学科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多项指标达到9颗星,5项达10颗星(最高水平)。
16.实践育人日趋多元。艺术教育亮点纷呈。积极参演文艺汇演活动,多项节目分别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少儿频道、全国阳光体育大会、全市六一文艺汇演、全区新春团拜会上精彩亮相。珠市学校教育集团云飞路校区原创少年舞蹈作品《“睛”彩“瞳”画》获第二十届群星奖江西省选拔赛舞蹈类金奖。铁路第一学校学校教育集团铁路校区获评江西省“写好中国字”书法教育示范校。劳动科技融入生活。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主题宣传月活动。Bat365
“一核四翼”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获中国教师报关注报道。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华侨城校区、珠市学校教育集团云飞路校区在南昌市首届科技劳动节启动仪式上进行科技、劳动成果专区展示。Bat365
在全市“劳动小能手”“科普讲解”“青少年科技征文”等系列比赛中共获12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9个优秀奖。
五、兴业态,展新貌,迸发全民“新活力”
17.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拥有入统体育企业2家,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1个。在2024年全省户外运动发展大会上,1家企业作推介发言,1家企业入选省级体育消费典型案例,10家商户入选运动项目消费热门榜。坚持以体为媒、以赛兴业,成功举办“英雄城杯”全国青少年足球精英挑战赛等25项大型赛事,吸引近5万人来昌,拉动消费5000万元。在全国青少年体育阳光大会中,Bat365
获评承办工作先进单位,受到市委、市政府表扬。荣获南昌市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突出贡献奖、2024年南昌国际龙舟赛传统龙舟500米和800米直道竞速赛“双料冠军”。
18.健身场所星罗棋布。扩大增量。对接西湖城投集团做好九州高架下体育公园设计,形成“一条健身道串联四个功能区”的总体布局。新建13套健身路径,持续完善“15分钟健身圈”。盘活存量。推进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云海路校区等16个学校体育场所对外开放,每月参与人群达2000人次,实现全民健身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质量。开展公共体育设施安全排查整治,修缮翻新公共体育器材125件,整改率达100%。Bat365
荣获2024年度全市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19.竞技体育攀登高峰。深化人才培养。持续抓实“区队校办”青训体系建设,完成珠市学校教育集团云飞路校区等6所学校体育特长生招生组队工作,持续输送40名青少年体育人才。广南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获南昌市社会力量合作办训五星级基地。松柏学校教育集团朝阳校区和铁路第一学校教育集团书院校区获南昌市社会力量合作办训基地。搭建互动平台。坚持以赛促技、以赛促训,积极举办足球、篮球、乒乓球等10项区级体育联赛,吸引各校园4000余人参加。屡创赛事佳绩。荣获全国啦啦操锦标赛三项冠军、全国特奥足球比赛团体亚军、全省百县足球、篮球、羽毛球、跆拳道、快乐体操项目比赛一等奖,全省快乐体操锦标赛团体一等奖,南昌市“滕王阁杯”游泳、快乐体操、网球三项团体第一名等优异成绩。
20.游泳教育乘风破浪。紧紧围绕“全区中小学毕业生人人会安全游泳”目标,持续开展以游泳技能和防溺水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泳动西湖”行动。全年投入180万元,完成全区四年级学生4716人免费培训。在2024年全省游泳锦标赛中,Bat365
荣获43金、31银、27铜,连续三年取得全省前三;在2024年南昌市“滕王阁杯”青少年体育联赛暨南昌市中小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获得金牌38枚、银牌28枚、铜牌22枚,团体总分位列第一,再次蝉联冠军。
六、守安全,固防线,营造环境“和谐力”
21.防溺工作稳中有进。制定行动方案。制定印发预防学生溺水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列好任务清单,稳步推进防溺水工作。强化宣传教育。各校(园)召开主题班队会8500余场,开展周末提醒教育1.3万余次,发送《致家长一封信》、警示教育宣传信息、《防溺水安全承诺书》、专题教育卡片等21.7万余份。以暑假、节假日为重点,组织教师家访重点学生6740余次。组织集中观看2期防溺水专场直播活动,覆盖学生及家长11万余人次。建立检查机制。将防溺水工作列入责任督学下校督查重点内容,局领导挂点督查,各校间交叉检查,持续跟踪工作落实情况。
22.校园整治立竿见影。投入200万元,增设校园三防设施和上下学高峰时段临时安保人员。落实全市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会战”行动有关要求,强化校园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机制,做到每日排查上报,跟踪销号管理,今年累计整治一般隐患1459处,重大隐患5处。截至目前,各单位出动执法人员5500余人次,收缴有毒危险文、玩具和三无产品50余件;整治校园周边整治流动摊点、无证经营行为1400余起;整顿网吧、游戏娱乐场、出租屋等场所58个,处置涉及师生违法犯罪案件6起,校园周边环境进一步净化。
23.安全教育宣传有力。局机关及各校(园)将“1+7”政策文件列为党委(党支部)理论学习的重要议题,准确把握上级政策要求。全面落实预防学生欺凌、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重点专题教育机制,全面提升师生安全防范能力。抓住开学安全教育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着重加强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教育,扎实开展应急演练,大力推进安全教育提质增效。
24.心理教育卓有成效。提高专职教师比例。全区心理教师81人,其中有专职教师的学校29所,占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96.67%。建立健全教研模式。以集团为单位,构建“1+1”教研模式,实现每月一堂常规课,每课一场经验分享,做到月月有交流、校校有沟通。开展全面普查工作。全区1-4年级学生通过团辅活动和日常观察,以班级为单位形成心理成长档案,5-9年级学生通过专业测评问卷建立“一人一策”个人心理档案,“高关怀人员”实行台账跟踪管理。扎实推进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第八届心理健康宣传月暨首届心理健康文化节、第二届心理情景剧评比展示活动,同步推进“大走访大谈心”,召开心理主题班会、心理主题家庭教育和“诚信”教育活动348场,展演心理情景剧108场,服务学生和家长38643人。我区选送心理情景剧作品《写给爸爸的信》荣获市级比赛二等奖。
25.食品安全保障有力。加强联合检查。联合区有关部门下发2024年春、秋季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多轮次开展监督检查。建立陪餐机制。建立局领导班子、学校、家长三方与学生同缴费、同就餐、同标准的“三同”陪餐机制,不定期对配餐企业打分考核,奖优罚劣。收到改进意见48条,均已积极落实。排查整治隐患。目前全区所有幼儿园以及配备食堂的学校均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实现食堂“三防”设施及食品安全问题的全方位全时段监测,发现并整改问题81个,平台告警率大幅下降。开展专项培训。围绕校园食堂食品安全、春秋季传染病预防等组织专项培训,全区各校(园)分管领导、保健老师共210余人参加,安全卫生防线得到有效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