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bat365>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信息公开>Bat365 城管执法局>规划信息
分享到:
索引号: A25451--2025-0008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Bat365 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生成日期: 2025-02-10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Bat365 城管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 浏览量:
  • 字体【      】

Bat365 城管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Bat365 城管执法局以“百街市、千路巷”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建管提质升级行动为起点,紧盯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不断强化职能、提升服务,坚持以“小切口实现大变化”,持续打造“为民城管”品牌,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2024年南昌市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中,一季度我区排名第三,获奖补资金40万元,二季度我区排名第二,获奖补资金45万元,三季度我区被评为成效显著县区,列为第一等次;Bat365 城管执法大队高质量承办了全市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现场会,获得全省城管执法队伍巩固深化“强转树”专项行动表现突出单位,全市城管执法系统考核各月排名均保持在全市前三名;环境卫生管理、围墙围挡整治、铁路沿线市容环境整治、公园广场管理建设、垃圾分类工作也位于全市前列。

一、2024年工作开展完成情况

(一)聚焦精细管理,擦亮城市干净底色

一是加大力度,推进精细保洁作业。持续唱响“洁净南昌”品牌,常态化开展周六“洗城”行动。同时,不断提升环卫设施管理水平,加强公厕和生活垃圾中转站管理,增加便民设施,加强日常维护,避免异味和渗滤液外溢。累计出动一线环卫工作人员9400人次,洒水车440余次、扫道车400余次、小型高压冲洗车1750余次,并对78条主、次干道进行全面冲洗,累计冲洗果壳箱垃圾桶2.82万余个、冲洗人行道931万平方米。二是创新场景,优化机械作业模式。进一步优化道路快速保洁模式和流程,采用“大型机械+单兵作业车辆+人工”的作业模式,提高城市道路、环卫设施及绿化设施的洁净度,实现了主次干道保洁机械化作业率100%,小街巷机械化作业率100%。三是攻坚克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区居民小区、各类公共场所、经营区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100%全覆盖;全区每月通过“双收”活动及爱分类智能投放设备实现可回收物分出再利用,共分出垃圾近16000吨用于焚烧发电,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厨余垃圾分出率达20%;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7%,参与率达到76%,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逐步养成。四是精准发力,推进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洁化、绿化、优化、美化等专项整治行动,多措并举开展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围墙围挡整治、井具井盖等专项整治,营造清爽整洁的路域空间。铁路沿线环境整治累计清理杂物乱堆放9920处、清除垃圾广告15673条;累计整治围墙围挡共计312处;持续推进井盖病害问题治理,共计整治缺失、松动、破损等各类井盖问题852处。

(二)聚焦执法改革,街面秩序深化整治

一是智慧赋能,提升执法规范性。积极利用“智慧城管”“数字城管”双平台,充分应用“掌上城管”APP和“智慧城管”视频监控(全区6152个视频监控),很好地加强城市管理采集问题能力,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降低城市管理问题发生率;大力推行非现场接触执法,说理式执法文书工作方式,以智慧城管系统平台为依托,全面推行城管执法网上办案,实行全程监督,层级审核,高效运转模式,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公平。二是着眼机制,理顺工作职责。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城管执法事项清单;构建立案、审查、执行、监督四位一体的执法新机制,实行执法全过程记录留痕、可回溯管理;严格落实城管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实现城市管理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共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信息342条,审核并通过重大案件1起;对市城管执法局下放的41项执法权限优化调整,确保各项执法工作精准、高效开展;积极推进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持续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协管人员的监督管理;因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的“出圈”,游客如织已成为常态,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形式的变化,撤销原洪城商圈和历史文化街区中队,将人员并入万寿宫综合执法队。三是分类治乱,严管违法行为。严格落实“遏制增量、消化存量”要求,全面排查整治违法建设,累计拆除违法建设249处,拆除面积共计5973.34平方米;加强共享单车管理,将原有1289个泊位站点优化整合成646个,并设置禁行区,安装站点竖牌413块,施划停车泊位439处;按照“一规劝、二教育、三暂扣”的原则,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乱象进行规范整治,共引导清理流动经营户63300余次,规范沿街商户出店经营51780余次;建立户外广告“一户一档”排查整治清单,对辖区内户外广告全程追溯,闭环管理,共拆除各类违规户外广告134处,共计1689.5平方米。

(三)聚焦城市功能,城市品质持久提升

一是常态整治,深耕设施养护。加大设施监管力度,制定设施监管实施细则,构建市政设施长效精细化管控机制。规范城市家具管理,落实预养护机制,常态化开展好路灯增亮补亮,道路、人行道、路沿石维护等工作,不断强化景观照明的日常养护,提高设施养护科技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同时,积极做好城市道路地下空洞检测,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及人行道进行隐患排查,重点加强景区景点周边道路的空洞检修。截至目前,市政道路沥青维修约10957平方,共维修人行道花岗岩彩板约计37904平方米、水泥压花人行道约1600平方,维修路沿石约3594米,维修安全墩约计(止车柱)332个;维修路灯4353盏,修复线缆故障2076处,有效提高了路灯的亮灯率。二是精巧施策,绿化建设增亮点。持续抓好园林绿化日常养护,常态化开展病虫害防治、施肥、浇水、修剪、补种补栽、裸土问题整治等工作,积极做好城区道路彩化工作,道路补栽补种764棵,修剪行道树20000余株,整治黄土裸露8600平方米,节假日道路摆花约33000平方米。同时,加大推进园林绿化重点项目建设,高效高质完成抚生南路与九洲大街交汇、站前西路、金盘东路(省人大住宅区对面)、团结路与西河滩交汇、南昌市烟草局5处口袋公园(城市休闲空间)、桃花南路1条绿道绿廊,抚生南路、抚生北路2条彩化示范道路、万达广场、盈石广场2个“席地而坐”示范点等一批园林绿化项目,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品质,增加城市颜值。三是全力治理,优化水环境质量。持续开展我区重点部位水体的问题整治,实行低水位运行模式,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日常巡查,保持水体水面岸坡清洁,水体水质稳中向好,共出动打捞人员1134人次,打捞船964船次,清理河道垃圾34.6吨;继续加快排水许可证办理,深入开展排水户排查、造册工作,加强对排水户监管执法,共办理发放排水许可证957个;对全区范围内排水设施进行清淤疏浚,确保汛期发挥排涝能力,积极做好五座钢坝闸、推流闸、临时泵房等设施的养护工作,在台风“格美”、中高考期间,做好防汛排涝应急工作,保障市民出行。共清掏窨井4132座,维修、更换井构件窨井935座,机械疏通下水道8458米。

(四)聚焦项目攻坚,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一是全力以赴,常规项目提效保质促发展。孺子亭公园西湖水质提升服务项目现已全面竣工,后续将强化维护工作并定期开展巡查;朝阳中心公园土丘整治工程已整体完工;41 座桥梁的检测工作顺利完成;完成九洲天虹旁南桃花河西支河堤护坡抢修工程;桃花路景观渠护栏整治工程已立项批复;西桃花河暗渠清淤工程已立项。二是补齐短板,特色项目创新出彩树品牌。万寿宫周边道路强弱电下地项目圆满完成,其中强电下地迁改工程涵盖船山路、珠宝街与带子街三条道路,共拔除电杆 33 根,拆除架空导线 6400 余米,同时完成弱电废线剪除并整治光缆67500 米;九洲高架桥下空间整治工作结束,有力推动了我区桥下空间的绿色开发利用进程,成为Bat365 城市建设进程中补齐短板、创新出彩的生动例证。三是着眼需求,民生项目惠民便民暖人心。牵头实施的市、区两级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共7项,共完成25处燃气设施老化更新计划改造22.46公里;提升整治10条道路井盖1000个;完成园常寺路、都司前街人行道改造2处;建设城市休闲空间5处;建设公共停车场5处;完成赣通路、船山路管线下地示范道路2条;朝阳二号电排站新建及附属工程项目总投资1.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额约86.5%。

(五)聚焦重点工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监管燃气安全,拧紧燃气“安全阀”。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加大餐饮企业、商业综合体、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用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推进“瓶改管”“气改电”和居民户内安全装置加装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多部门联合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黑气站点、违法充装、非法添加二甲醚等违法行为,确保城镇燃气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排查4152次,发现各类隐患问题1547处,现场整改1315处,限期整改232处,完成率100%;已累计查处流动瓶装液化气“黑窝点”、非法存储14起,共收缴钢瓶407只;全区已排查涉及“瓶改管”“气改电”企业任务数1683家,已整改551家,整改率32.74%;二是管线整治攻坚,亮剑城市“蜘蛛网”。2024年Bat365 各街道组织各管线权属单位开展空中弱电管线整治工作,共计出动人员5047人次,整治管线8.15万余米,完成入户线整治1.98万余户;2023年102个改造老旧小区,已剪线老旧小区共44个,完工率43.14%;2024年57个改造老旧小区,弱电管道和“多网合一”项目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51个老旧小区弱电管网及“多网合一”项目建设。三是停车场建设管理,为民解决“停车难”。为进一步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加快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居民小区、道路退让红线范围内停车设施建设,有效地扩大城市公共停车泊位供给体系。2024年,道路退让红线范围内停车设施已升级改造完工点位158个,完工泊位数5422个。并实施《Bat365 停车场管理办法》,加强现有停车场周边环境卫生管理。四是整治动火作业,“焊”卫城市安全。通过全链条全方位综合管控,有效遏制违规电气焊作业安全事故,对全区电气焊作业情况进行了拉网式、地毯式摸底排查,并进行隐患整改。经排查,全区在应急管理部官网能够查询到的证件人员124人,电气焊作业从业人员持证率为98.41%;排查涉及装饰装修的商铺、楼宇800余家,共排查电气焊作业安全隐患213余处,已按要求全部整改到位。五是简化流程,行政审批“四一办理”。全面梳理许可事项清单,不断优化审批材料、规范审批流程、压减审批时限、严格收费标准,全面清理清单以外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门、一窗、一网、一次”办理;同时,积极推进优化获得用水用气用电政策实行,对符合条件的获得性供电供水等项目落实免审制度,并联合公安、自然资源规划部门通过线上平台对42条符合免审条件的事项免审。

(六)聚焦深度融合,城市治理多点发力

一是动员市民,凝聚民众力量。深入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拓宽城市管理问题来源渠道,优化居民投诉举报、上级督查反馈等信息处置流程,加大对餐饮油烟、噪声污染、露天焚烧、垃圾广告、车窗抛物等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行为执法力度,不断提升市民满意度。二是部门联动,构建共治共享格局。加强区直部门和街道的综合协调,实现城市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以高频调度推进工作高质量发展。烟花晚会、升旗仪式、马拉松比赛等重大活动保障时,充分调动区直单位和街道各方力量,加大活动场地周边及沿线环境整治,确保各类活动有序进行。三是高效管理,建立城市单元网格。市政、绿化、环卫、排水、执法等行业严格落实“定人员、定时段、定路段、定标准、定责任”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制定网格责任体系,利用网格推广问题10分钟快速处置模式,逐渐形成市民群众和一线工作者发现、反馈、处置问题闭环机制,让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发现更早、解决更快。

二、存在问题

(一)堵点难点问题有待进一步根治。违规占道经营、噪声污染、油烟乱排乱放、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停车难等问题依然是群众举报和关切的热点、堵点、难点问题。树木死株、道路坑洞、垃圾散落等影响城市环境的情况时有发生,占道经营、违章搭建等问题禁而难绝;背街小巷、城中村、住宅小区等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没有得到彻底改善,零星违法建设有抬头的趋势。

(二)基础设施建设管养经费需增加。城市在追求确定的经济目标时,往往难以顾及合理的规划、建设的质量,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即使近几年来区财政已加大对城市管理和功能品质提升的投入,但城市道路、绿化、市政、排水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依然严重滞后,且城市管理维护面广量大,维护管理经费不能与城市建设保持同步增长,导致维护管理经费长期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转。特别是建成移交后的市政、绿化等基础设施管养经费不能落实,并逐年累增,使管养水平只能被动维护,形成“重建设,轻管养”的局面,导致市政设施的完好率不够、使用寿命可能会缩短,不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管养的良性发展和居民出行的便利性。比如,朝阳新城片区道路破损严重,路边绿化死株较多,排水堵塞严重、路灯不亮等问题;在老城区,通讯电网建设不规范,通讯电线乱牵、乱挂问题尤为明显,形成空中“蜘蛛网”,既有碍观瞻,也不安全;建筑垃圾消纳场、餐余垃圾处理场等环卫配套设施短缺不足,也需要土地、资金要素等保障。

(三)城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健全。我区城管执法力量下沉工作正处于稳步推进的阶段,很多问题单单依靠某个部门或某个街道一方面的力量只能“治标”,无法“治本”,而是需要部门与部门之间、街道与部门之间、街道与属地各单位之间沟通协作,多管齐下、全社会参与。

三、2025年工作安排和打算

2024年度Bat365 精细化考核位于全市前列,让城管系统站在了更高舞台、赢得了更好口碑,领导是认可的、群众是点赞的,未来的城市管理系统工作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区城管执法局将抓牢“一条主线”,锻造“两种能力”,做好“三篇文章”,强化“四项重点”,让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精细、更加温暖、大有可为。

(一)抓住“一条主线”。以“百街市、千路巷”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建管提质升级行动为依托,抓住“道平路净见本色,线齐物整有秩序,灯亮墙美提形象,园林绿化增颜值,设施完备强功能”主线目标,按期保质做好市容环卫、行政执法、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水环境治理领域日常工作,凝心聚力做好烟花晚会、升旗仪式等重大活动、领导视察重点路线的市容环境保障,推动城市管理工作质量更高、效益更好、服务更优。

(二)锻造“两种能力”。一是创新管理能力。坚持“绣花”功夫,创新管理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再造管理流程,提升科技含量,促进城市管理问题快速解决,让“大城管”格局更具张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二是文明执法能力。以城管执法力量下沉为契机,强力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改进执法方式,逐步由执法向服务转变,努力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城管执法队伍。

(三)做好“三篇文章”。一是聚焦“净化”,营造洁净城市,推行深度保洁,合理布局垃圾中转站,强化公厕管养与垃圾分类,实施公共环卫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引入第三方企业建设建筑垃圾转运调配场、生活垃圾分类转运中心;一体化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龙河围浚生态修复工程、西桃花河水质提升(二期)工程。二是聚焦“绿化”,坚持多元丰绿,突出点、线、面结合,提高科学管养园林绿化水平,实现市区道路全面绿化美化,推进朝阳中央公园及周边道路环境整治工程、城市公共绿地(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对接市里做好稻香公园建设和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三是聚焦“序化”,持续加大对城区非机动车整治、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空中飞线的整治力度,对万寿宫街区及周边市容环境进行综合提升整治,配合道路雨污分流项目实行弱电管线下地和沿线小区管线剪废工作,营造有序城市环境。

(四)强化“四项重点”。一是惠民生。深入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拓宽城市管理问题来源渠道,优化居民投诉举报、上级督查反馈等信息处置流程,不断提升市民满意度。二是抓项目。挂图作战抓项目,落实瞄准目标任务,全面开展城市体检,精准识别公共服务“洼地”,扎实推进城市更新项目、2025年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朝阳二号电排站工程建设。三是保安全。强化安全隐患整治闭环管理,深入开展市政建设、电气焊作业、装饰装修、防汛排涝、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维护城市稳定。四是补短板。切实做好辖区主次干道道路设施整治工作,加强人行道、路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和树池、绿化带等园林绿化设施的养护维修管理,推进市政设施提升工程、洪城商圈周边市政道路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朝阳新城物流园区周边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和桥梁加固维修工程。

手机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