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bat365>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信息公开>Bat365 财政局>其他法定信息
分享到:
索引号: A25190--2025-0003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Bat365 财政局 生成日期: 2024-09-20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Bat365(中国)官方网站 关于2023年度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报告
  • 浏览量:
  • 字体【      】

Bat365(中国)官方网站 关于2023年度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报告

Bat365 财政局肖志平

2024528

尊敬的夏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Bat365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请予审议并提出意见。

一、Bat365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基本情况

2023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95.67亿元(流动资产33.11亿元,非流动资产62.56亿元),比上年增加65.81亿元,同比增长220%(主要原因是在建工程转公共基础设施入账41.13亿元,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入账11.58亿元);负债总额5.04亿元,比上年减少7.09亿元,同比减少58.45%(主要原因是区住建局机构改革过程中清理历年往来款,其他应付款减少3.21亿元、其他非流动负债减少5.14亿元);净资产总额90.63亿元,比上年增加73.85亿元。

非流动资产包括:

(1)固定资产净值17.30亿元(原值23.34亿元)。其中: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净值4.18亿元(原值6.66亿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净值13.12亿元(原值16.68亿元)。固定资产共分为六类:土地、房屋及构筑物净值14.56亿元(原值17.03亿元);设备净值2.02亿元(原值5.26亿元);文物和陈列品净值0.02亿元(原值0.02亿元);图书、档案净值0.15亿元(原值0.15亿元);家具用具净值0.55亿元(原值0.88亿元);特种动植物净值、原值均为0亿元。

(2)在建工程3.53亿元。

(3)无形资产原值0.45亿元。

(4)公共基础设施原值41.25亿元。

(5)其他非流动资产0.03亿元。

二、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加强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根据单位存量资产从严审核资产配置。规范国有资产使用,加强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的备案工作,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管理审批权限。2023年共有556处房产出租报区财政局备案。规范国有资产处置程序,严格按规定权限履行报批程序,督促单位定期盘点、及时处置固定资产。2023年共审批资产报废2865.46万元。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均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国库集中收缴制度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

() 完善管理机制,在健全资产制度体系上下功夫。加强区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率,促进国有资产有效利用,202311月成立了Bat365 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委(区国有资产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提出我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统一监管政策建议,审议审核我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处置等工作。20236月区发改委(区国有资产服务中心)印发了《Bat365 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办法》,明确运营资产管理范围、资产出租方式、资产的收益分配,进一步优化资产运营管理方式,提高资产经营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产价值,促进国有资产高质量发展。

() 优化技术手段,推进国有资产信息化建设。根据省财政厅关于推进预算一体化系统管理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预算一体化系统与资产管理业务整合,将资产信息卡标准化管理体系嵌入预算一体化系统,并于202391日正式上线运行,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决算和财务报告等业务相融合,实现资产全链条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衔接。完成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等资产数据录入系统的工作,进一步完善资产入库、使用、处置等资产管理业务,加强资产的跟踪管理。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一体化系统资产管理模块操作培训,确保各岗位负责人员全面了解系统功能,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按要求进行国有资产数据维护,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 夯实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强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落实资产主体责任,加强资产盘点,及时处理资产盘盈和盘亏等事项,进一步夯实资产管理基础,确保资产账实相符。2023年完成已交付使用的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或公共基础设施入账共计28.10亿元;开展市移交设施以及改扩建公园、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未入账的清理工作,指导代建单位、委托单位与管护单位办理会计材料移交,督促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护单位及时入账,2023年完成公共基础设施资产入账共计24.28亿元。结合地方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和会计评估监督检查,开展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检查,查出2个单位处置固定资产残值未按照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及时缴纳入库,并已督促整改落实到位。

() 有序盘活国有资产,在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上求突破。根据南昌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理工作专班对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土地清理工作的部署,组建区资产清理专班对全区房产、土地资产进行清查,摸清家底并提出区级相关资产盘活处置建议。经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审议,印发了《Bat365 区级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土地处置工作方案》《Bat365 区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属经营性国有企业划转实施方案》,并稳步推进实施,完成办公用房和经营性用房权属统一备案工作。组织全区各单位开展行政事业性固定资产清理盘活工作,进一步完善包括车辆、大型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全口径的资产盘活台账,并分类有序开展盘活工作。202311月在全市率先建立公物仓,将一批低效闲置的办公设备统一纳入公物仓管理。

三、存在的问题

1、依法管理的责任意识不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对依法管理国有资产的主体责任认识不清,存在“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重审批轻监管”等现象。有的单位资产出租出借比较随意,未履行必要的民主决策和审批程序或审批不严格。存在有的单位在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时没有开展市场价格咨询和评估,存在出租合同签订年限过长或出租价格偏低等问题。

2、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一是部分单位未建立健全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资产内控管理制度,责任分工不清晰,工作程序不规范,内部领用或调整台账不完善,对超过使用年限且无使用价值的资产长期闲置不处置,虚增单位可用资产数据。二是相关部门对教育、医疗等专用设备资产配置标准完全按照对口上级主管部门文件要求执行,未根据我区实际出台相关专用设备资产配置标准,导致专项资产配置标准约束力不强。

3、资产基础数据不精准。一是部分单位财务人员专业水准不高,对固定资产定义理解有偏差,将金额不达、商品不符的易耗品列入固定资产,易耗品消耗后,也未及时调整财务账,导致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二是目前我区大部分单位资产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工作脱节,资产管理人员在资产新增或处置后未及时通知财务人员调整账务,资产定期盘点对账的规定也落实不到位,导致仍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1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加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区财政局强化监督检查,组织开展我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自查自纠、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严格资产配置,规范资产使用、处理程序,提升资产使用效益。组织开展国有资产清查,进一步摸清家底,建立健全资产台账,确保国有资产账实相符、账卡相符。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内部管控。要求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的购置、管理、使用、报废等程序。进一步督促主管部门落实好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国有资产监管责任。区财政局将与区教科体局、区卫健委等主管部门联合出台我区专用资产配置标准,推进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设备配置机制,逐步完善我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建设。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资产管理水平。要求各单位提高认识,选派懂财务、精业务的人员专职对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账实符”。区财政局将针对各单位存在的问题,加大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性指导和业务针对性指导。组织开展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各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落实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提升资产管理人员专业水准,夯实国有资产基础管理。

手机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