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bat365>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信息公开>Bat365 民政局>机关简介>人事信息
分享到:
索引号: A25010-2239-7627-9283-1146-9791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Bat365 民政局 生成日期: 2018-02-08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雷中蕙同志在2013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浏览量:
  • 字体【      】

强化服务 创新理念

全力提升民政工作规范化水平

雷中蕙

201343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传达贯彻省、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民政工作,安排部署2013年工作任务。首先,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等一会,奕蒙副区长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2012年全区民政工作简要回顾

2012年,全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与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区委“二十四字”战略部署和“六口五线”战略路径,按照年初确定的民政工作奋斗目标,坚持抓创新、出亮点、树品牌的工作思路,实行挂图作战、整体推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民政工作持续科学发展。获得了民政部“全国社会养老服务示范县区”,省民政厅“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县区”,省总工会授予“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南昌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等二十余项荣誉。

1、以落实民生工程为主线,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

做到三个全面,即:

全面完成区政府下达的17项民生工程指标。全年共保障困难群体1.3万人,优抚群体3千余人,老年群体9千余人,发放各类保障金6千余万元。

全面梳理历年社会救助资金。顺利通过了审计署武汉特派办的审计,清退低保对象989户共2122人,停发低保资金51.95万元。

全面落实五项惠民政策。首次实行了公民婚姻免费登记,发放了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落实了民办养老机构补贴,扩大了困难群体大病救助病种,实施了退役士兵免费培训。

2创新社会管理为主线,和谐社会基础进一步巩固

实现四个突破,即:

民主自治有新的突破。第八届村(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中,全区113个社区和13个村均顺利完成了选举,其中有45个社区进行了直接选举,占社区总数的40%,直选社区数比上届增加了43个。全区13个村全部采取海选模式,其中桃花镇渔业村历史性地进行了“自荐直选”试点由于充分发扬民主,未出现“难点村”和群体性上访,确保了基层政权的稳定。

干部待遇有新的突破。对全区751名社区干部大幅度增加工资补贴,从20121月起,平均每人每月提高了460元,提高幅度近40%。同时,首次建立了社区干部年限补贴制度,对连续工作满3周年的每人每月发给工作年限补贴20元,工作年限每增加一年,每人每月增发工作年限补贴10元。

镇村管理体制有新的突破。在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在桃花镇探索新的镇村管理体制,在镇级层面,建立“1+6模式,1”就是打造“一个信息平台”,“6”就是建设“六个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和谐平安联创中心、新居民管理服务中心),目前已打造完成桃花镇便民公共服务中心。在村级层面,按“一村一居”加挂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牌子,村、社区干部交叉任职,实行村、社区、股份公司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并开展了社区标准化建设,目前已经高标准打造完成社区,桃花五村(月池社区)正在装修当中。

社区服务管理有新的突破。借鉴外地经验,全面启动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将城市社区、建制村按照平均200300户标准,划分为897个网格,做到全面覆盖、无缝对接,为下一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以加强基础建设为主线,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狠抓两个推进,即:

福利院异地重建工程快速推进。一年来,以获得“全国社会养老服务示范县区”为契机,狠抓机遇,迎难而上,福利院一期工程如期封顶,内部装修和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经过不懈努力,获得国家发改委资金支持1100万元,确保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期完成。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扎实推进。投入资金80余万元,全年新增5个居家养老点,新增服务面积约2400平方米;全面完成全区老年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区居家养老指导中心作为区委“20100”工程20个区级示范点之一,接受了全区党建工作现场会观摩。

二、2013年全区民政工作任务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区扩面提质工程实施的第一年。全区民政工作,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充分发挥民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重点围绕“一二五”工作思路来开展工作,全力推进民政事业跨越式科学发展

(一)突出主题,围绕一条主线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建设“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幸福城区”的工作目标 ,围绕“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构建和谐”这一主线,力求在民政项目建设上有新突破,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新成效,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有新进展,在改进和提升服务水平上有新提高,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把握重点,开展两项创新

1、创新养老机构人性化管理模式。按照区委扩面提质要求,在加快区福利中心一期基础建设收尾工作的同时,以“养护结合、人性福地”为目标,探索人性化管理模式。启动福利院远程视频系统,既方便在院老人随时与子女沟通,又让在院老人家属随时监控我院护理工作,使我院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将福利院二期招商工作纳入我局2013年重点工作,尝试股份制、民建民营等招商方式,力争达成意向性协议。

2、创新居家养老标准化建设模式。按照国标委农联[2007]7号《关于推进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对现有养老服务管理进行规范,积极探索服务标准化建设规律与模式,制订我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在推进标准化建设上有新突破。

(三)注重深化,推进五大体系建设

1着眼于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继续推进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低收入家庭认定为主要内容,以临时救助为补充,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抓住一个重点,推进一项试点,开展一项建设,做好“四项规范”,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抓住一个重点,即重点加强重特大疾病救助力度。开展医疗救助调研,了解群众实际存在的困难,针对医疗负担特别重的典型病种开展重特大疾病专项救助,进一步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有效提高我区医疗救助管理水平。

推进一项试点,即积极开展城市居民低收入核算试点工作。规范城市居民低收入认定工作流程;建立区级低收入认定信息平台,与市级认定平台联网;尝试低收入认定与低保审核相衔接。

开展一项建设,即加强敬老院建设,完成桃花镇敬老院改(扩)建项目;督促、指导桃花镇完成敬老院人员招聘工作。

做好“四项规范”,即规范城乡低保申报程序,规范城乡低保审批制度,规范城乡低保资金管理,规范低保动态管理,进一步促进城乡低保公开、公平、公正。

2着眼于夯实和谐社区建设,健全基层政权体系建设

以争创新一轮“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区”为契机,总结推广我区和谐社区建设经验,组织《中国和谐社区-西湖模式》编印工作,做实三个推进。

推进社区新品牌,重点围绕“三个一批”开展,即:

树一批新品牌。以朝阳新城开发为契机,重点打造新成立的社区。要求桃花镇、朝农管理处对新成立的社区,都必须按照硬件达到五星、党建水平达到四星的标准来组建,打造一批面积大,特色浓、亮点新的品牌社区,继续保持我区社区全省的领先优势。

转一批家委会。按照“一类一策,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探索“家改居”工作,2013年前力争完成新华印刷厂、省公路局、市公交等有改制意向单位的家改居工作。

提升一批老社区。以旧城改造、文明城创建为契机,在有条件的街道,采取社区发展基金重点投入、区财政适当补助、街道准财政进行配套的方式,解决3-5个没有办公用房的社区办公问题,以彻底改变部分社区面貌落后的局面。

推进社区队伍职业化建设,重点以社工队伍职业化为抓手,提高社区干部素质,组织开展社区干部业务培训,编印社区管理手册和社区建设知识读本,提高社区干部综合素质;推广社区建设经验。

推进社区管理网格化建设,重点探索推进街道、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整合资源,借鉴宜昌经验,整合各类资源,在街道(社区)成立三个中心(站),即便民服务中心(站)、网格管理中心(站)、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站),依托三支队伍(社区专职干部队伍、网格管理员队伍、社区志愿者队伍),建立起市、区、街道、社区、网格五级服务管理的新型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制。

3、着眼于维护优抚群体的合法权益,建立优抚安置保障体系

认真落实优抚政策。按照规定及时发放义务兵优待金和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经费;按照规定及时办理特定优抚对象的认定工作。

加强帮扶力度。帮助就业困难的优抚对象解决部分公益性岗位,按照规定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

加大退伍士兵安置力度。加强退伍军人择业就业观教育,加强对退伍士兵档案的规范整理和科学管理,加大退伍军人培训力度,组织退伍兵参加免费技能和教育培训班,使之掌握一技之长;积极宣传国家安置政策,简化退役士兵报到工作程序,推进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安置力度,力争2013年自谋职业率达100%

拓展双拥工作。利用春节及八一建军节前夕组织各级领导前往部队,深入营区走访慰问,力所能及地为驻区部队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不断增强军地双方的了解和团结,建立良好的军政军民关系,为新一轮双拥创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着眼于规范管理和依法行政,推进社会事务体系建设

启动一项自然灾害报灾系统。即建立Bat365 自然灾害报灾系统,完善区、街道(镇、处)报灾系统;完善灾情初报、续报、核报程序;成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开展一次灾害信息员培训。

建立一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引导队。即建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制,出台Bat365 救助管理办法,在每个街道(镇、处)设立一个流浪乞讨人员临时救助点,每个救助点成立一支救助队伍,加强对各救助点的资金保障力度。

成立一批基层慈善组织。即在去年成立桃花镇、广润门街道慈善分会的基础上,在其他街道和朝农管理处成立慈善分会,实现街道(镇、处)慈善分会全覆盖;促进部门或企业建立慈善公益组织,建立部分慈善专项救助公益金。

培育发展一批社会组织。即促进一批备案组织发展成登记注册的民非机构;在条件成熟的民非社团组织中建立党组织;鼓励引导民非机构参与各级创投项目。

巩固全国3a级婚姻登记机关成果。进一步落实为民服务措施,提升婚姻登记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做好重大节日及特殊日期的预约登记工作。

维维创新,构建和谐。稳妥推进系统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因厂制宜,一厂一策,成熟一个,改制一个。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并将维稳及帮扶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做好系统各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实现全面达标,创新发展。

5、着眼于提升民政工作服务水平,推进民政自身建设评价体系

抓学习。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党的民生政策落实到位,让困难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和发展成果;注重业务知识学习,加强民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注重拓展学习范围,加强多个领域知识的学习更新,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系统性。

抓作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主题教育,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任务和改进党风政风的经常性工作来抓,完善管理制度,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行政效能建设,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抓宣传。加强政务公开和宣传工作,做好民政网站建设,抓好民政信息、宣传工作,制定宣传工作奖励办法,提高上稿率;推进电子政策,努力提高业务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

同志们,2013年的民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创新、同心同德,扎实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为“打造核心增长极、建设美好新西湖”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手机扫码浏览